首页>文章中心>人文故事
山林间的“隐形人”

 38岁的唐卓和51岁的谭迎春是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站研究员,最多的时候每年有200天要在海拔两千米到五千米的山林里,采集野生动物的粪便、安装红外相机。同时,他们几乎不留下任何可能干扰这些自然精灵的人类痕迹。

发表于:05-06   点击:3158
“背篓”供电人的大山情怀

下山一趟的确太不容易,特别对于村里老人来说,有时想到镇里买个米面都成了一种奢侈。马光富又一次自告奋勇,他上山时为村民们捎上新鲜蔬菜、肉和必备的生活用品,下山时为村民山下的亲戚带去山药、猕猴桃、蜂蜜等。渐渐地,马光富随身携带的小小电力工具箱换成了巨大的背篓,每次上下山100斤的背篓成了家常便饭。从此,大山里有了一个“背篓”供电人的身影。

发表于:05-01   点击:3395
马群发:最美退伍军人带领群众致富的家乡情怀

马群发现为党总支副书记,他立足于基层,干一行爱一行,他把青春献给了基层的群众工作,他务实敬业,积极向上,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的信仰与追求。在八里岔村民心里,他就是致富的带头人,也百姓心中的公仆,更是最美的退伍军人。

发表于:04-25   点击:4298
画家刘文西:将双脚深深扎在陕北这块厚重的黄土地里

几十年来,刘文西在陕北选择了几个重点村子,长期不断地到那里去写生。他的作品中的人物,几乎都有生活原型。数十年来,他发表了千余幅作品,出版个人作品集十余本。在刘文西的眼里,时间永远不够用。他几十年如一日,天天坚持创作。从2005年开始,他宣布不卖画,不送画,也几乎不参加外界任何活动,被誉为“最勤奋的画家”。

发表于:03-22   点击:2807
“老上访”送来了感谢信

2月28日上午,正值开封市纪委监委信访室贾海燕值班,龙亭区柳园口乡村民王某来到市社情民意服务中心纪检监察窗口,手中拿着几份材料,嘴里嚷着“乡里、区里都不管,几年的问题了都没有解决”。   见上访群众情绪激动,贾海燕马上迎了上去。“老乡您别急,一路奔波辛苦了,先稍坐喝口水,让我们详细看看您的材料,把您的问题处理好!”在得到工作人员答复后,反映人渐渐放宽心,态度缓和了很多。

发表于:03-22   点击:3623
彭凯平:教育如何成就一个人终身的幸福?

阳光照在脸上、细雨撒在手心、赤脚走在沙滩都会让你开心,这就是幸福力。(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)   3月20日是第七个国际幸福日,我们应该好好思考和研究一下,如何通过教育成就一个人可持续的,终身的幸福?   积极教育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。积极教育就是积极人性教育。这并不复杂,也不新颖,只不过我们以前忽视了人性教育,而强调了更多“术、法、器"的教育。有人学了很多知识、

发表于:03-21   点击:3041
总计 16 个记录,共 2 页,当前第 2 页 |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